网站首页 后台管理
秋季呼吸道疾病宣传2020年10月

秋季天气转凉,又到了呼吸道疾病高发季节,首先,秋天气候干燥。在这种干燥的环境中,细菌的活性逐渐降低,而致病的病毒活性却大大的增强。同时,干燥的环境对呼吸道非常不利,这是因为呼吸道黏膜上的纤毛运动减缓,灰尘、细菌等容易附着于黏膜,刺激喉部引发咳嗽,病菌容易随着空气中的灰尘扩散,引发疾病。加之秋季风力普遍较大,伴随着秋风的吹动,病毒自然就被人通过呼吸吸入到体内,产生疾病。除了呼吸道感染以外,支气管哮喘等过敏性疾病也与空气干燥有关。另外,在经历了高温、燥热的夏天后,天气突然转凉,尤其是早晚的温差逐渐增大,一些年老体弱,有旧疾的人群很容易就会因抵抗力下降而诱发呼吸道疾病。秋天还是收获的季节,在这个时候,大量的果实成熟,空气中的过敏物质骤增,呼吸进身体后,也是直接会引发过敏或疾病。最常见的疾病有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感冒、急性气管-支气管炎、肺炎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新冠疫情还在全世界大流行,目前青岛又出现本土病例,防控形势依然严峻,下面简单介绍一下几种秋冬季常见病。

1、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冠状病毒是一大类病毒,此次引起流行的冠状病毒为一种变异的新型冠状病毒(β属),此前尚未在人类中发现。它的亲朋好友有SARS-CoV(引发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和MERS-CoV(引发中东呼吸综合征)等。

人群普遍易感。

病毒对紫外线和热敏感,5630分钟、乙醚、75% 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剂均可有效灭活病毒,氯已定不能有效灭活病毒。因此,采用医用酒精擦拭手部、手机,可以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发热、干咳、乏力为主要表现。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咽痛、肌痛和腹泻等症状。重症患者多在发病一周后出现呼吸困难和或低氧血症,严重者可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等。

值得注意的是,重型、危重型患者病程中可为中低热,甚至无明显发热。轻型患者仅表现为低热、轻微乏力等,无肺炎表现。

根据目前的证据,确定新型冠状病毒可以人传人,传播途径主要是呼吸道飞沫传播(打喷嚏咳嗽等)和密切接触传播(用接触过病毒的手挖鼻孔、揉眼睛等)。

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情况下存在经气溶胶传播的可能。

如何正确佩戴口罩?

1)选择合适尺码的口罩; (2)佩戴前先洗手;(3)深色面朝外,金属条向上;

4)佩戴时,要将折面完全展开,完全覆盖口、鼻、下巴,金属条沿鼻两侧压实,使口罩与面部完全贴合;(5)戴上后尽量不触摸,若须触摸,触摸前、后应彻底洗手。

普通人群口罩废弃后不要随地乱扔,按照生活垃圾分类的要求处理即可。

疫情期要尽量避免外出。如必须外出,一定要做好个人防护。在家要注意居室卫生和个人卫生。在校期间,如有感冒、咳嗽症状请同学戴好口罩上课,防止出现交叉感染。配合学校的日报告健康筛查制度,关注自身健康情况,每日测量体温,如感到身体不适或出现可疑症状,应及时就诊。

预防传染病最简便、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洗手,洗手可以有效降低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风险。洗手时,要注意用流动水并使用肥皂(洗手液),揉搓时间不少于20秒,按照6步洗手法,勤洗手。

2、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也是一种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的疾病。其主要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或与被污染物品的接触传播。一般秋冬季节是其高发期。该病是由流感病毒引起,可分为甲(A)、乙(B)、丙(C)三型,甲型病毒经常发生抗原变异,传染性大,传播迅速,极易发生大范围流行。甲型H1N1也就是甲型一种。本病具有自限性,但在婴幼儿、老年人和存在心肺基础疾病的患者容易并发肺炎等严重并发症而导致死亡。

潜伏期一般为17天,多数为24天。单纯型流感常突然起病,畏寒高热,体温可达3940,多伴头痛、全身肌肉关节酸痛、极度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常有咽喉痛、干咳,可有鼻塞、流涕、胸骨后不适等。如无并发症呈自限性过程,多于发病34天后体温逐渐消退,全身症状好转,但咳嗽、体力恢复常需12周。轻症流感与普通感冒相似,症状轻,23天可恢复。

3、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又称感冒。是包括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总称。广义的上感不是一个疾病诊断,而是一组疾病,包括普通感冒、病毒性咽炎喉炎疱疹性咽峡炎、细菌性咽-扁桃体炎。狭义的上感又称普通感冒,是最常见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多呈自限性,但发生率较高。

.普通感冒俗称伤风,多由鼻病毒引起,其次为冠状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等引起。

起病较急,潜伏期13天不等。主要表现为鼻部症状,如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也可表现为咳嗽、咽干、咽痒或灼热感。23天后鼻涕变稠,常伴咽痛、流泪、味觉减退、呼吸不畅、声嘶等。一般无发热及全身症状,或仅有低热、不适、轻度畏寒、头痛。如无并发症,57天可痊愈。

 

秋冬季呼吸道疾病的预防:加强身体锻炼以增强对疾病的抵抗力,这也是预防呼吸道传染病最关键和重要的因素,只有健康的体魄,才能防御各种疾病的入侵。

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注意居室内的通风换气,不要长时间呆在空调环境中,另外开空调时应注意室内外温差不要太大,以免温差较大出门容易生病。

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尽量不吸烟或所处环境无烟、不喝酒。

合理科学膳食: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和蔬菜。维生素C作为人体必须的维生素,可以帮助维持皮肤粘膜的完整性,构成抵御感染的屏障。少食辛辣厚味的食物,以减少对呼吸道的刺激。

要注意保暖和多喝水;干燥的气候使人体鼻粘膜容易受损,多喝水,让粘膜保持湿润,能有效抵抗疾病的入侵。

避免去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出门佩戴口罩。在流感高发季节,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在公共场所要注意保持社交距离,注意咳嗽礼仪,勤洗手,多通风。

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乐观的心理,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对于预防疾病的发生也极为重要。

科学防病:要从正规的渠道获得科学的防病知识,不信谣,不传谣,要相信科学,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持环境卫生,一旦出现不适,也无需恐慌,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根据病情使用相应药物,切忌自行随意用药。

友情提醒:

天气渐凉,人的免疫力会下降,呼吸道,消化道抵抗力低下,容易出现发热、呕吐、腹泻等情况。同班或同校区出现多例的话,那么就会触动预警,地段医院和疾控中心会到学校指导工作,到时可能会影响学习进度,所以请同学们管理好自己,早上起床如有不适请在家休息,不要前往学校。如果恢复可以上课,但需要推迟到校的话、可以预先跟班主任说明原因、请个假。请同学们务必记住:千万不要带病来学校上课,也请如实上报身体情况,不要瞒报病情。发热要体温正常,症状消失48小时方可复课。呕吐、腹泻要症状消失72小时方可复课。传染病要凭医院复课证明方可复课,所有复课同学到校后先到卫生室报到,就诊过的请带好病历卡及化验单,先经卫生老师检查后方可进入教室。以上要求请同学们回家做好家长的宣传工作,大家共同配合、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另外提醒各班班主任老师和东校各班卫生员每天九点前及时将因病缺勤同学名单上报卫生室。谢谢!


 

 

 

 

  【我说两句】【关闭窗口

文章录入:   录入时间: 2020-10-23   点击数:9822

徐汇教育网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成绩查询系统    上海教育文明在线    上海教育新闻网    上海教育资源库
上海市第四中学©版权所有
电话:021-64380780   邮编:200030   传真:021-64382397   地址:上海市天钥桥路1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