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后台管理
保护视力的重要性

1.       什么是近视不良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也是人们观察了解瞬息万变的大千世界的窗口,拥有一双明亮的眼睛是每一个人的良好愿望。据估计,人类获得知识信息的85%来自于视觉器官——眼睛,这对于长身体、学知识的儿童青少年就显得更为重要。

视力是中心视力的简称,即视敏度,是指人识别物体形状和位置所需的最小距离的能力,是形觉组成部分。形觉包括中心视力和周边视力(俗称视野)。整个眼球就像一架照相机,从感光到成像任何一部分出现毛病,都会影响视力。例如,角膜——照相机的镜头,是光线进入眼球的第一道关口,俗称“黑眼球”,如果角膜发炎或者受损严重,影响角膜深层组织,则会留下瘢痕,严重的是瓷白色,好似镜头上的霉斑,影响视力;晶状体——照相机的全自动变焦镜头,正常人既能看近又能看远,全靠晶状体的调节,都会影响视力;视网膜——就像胶卷,起感光作用,视网膜发生病变,如同胶卷出了问题,使图像变的模糊不清。综上所述,这些都造成视力不良。

临床上,裸视视力用国际标准视力表检查,低于1.0(对数视力表低于5.0),一般称为视力不良。造成视力不良的原因很多,如屈光不正(近视、远视、散光等)及其他眼病,中小学生发生视力不良,大多数是近视眼。

视力包括远视力和近视力。远视力检查,受检者坐在距离视力表5处,辨认视力表中视标。近视力检查和远视力检查方法基本相同,只是检查距离一般为33厘米,用近视力表检查,在眼科中视力检查是一个重要的检查诊断手段。

2近视眼症状及患病情况

何谓近视眼?简而言之,是指眼睛看远模糊看近清楚的一种屈光状态。临床上凡远视力检查低于正常,即低于国际标准视力表1.0(对数视力表低于5.0)近视力检查正常,称为近视。一般需进一步做屈光检查(俗称验光)后,方可确证是否患近视眼。

近视眼的分类方法很多,按病变性质分两类

(1)       单纯性近视眼——一般小于600度(轻、中度近视眼)

(2)       病理性近视眼——屈光度进行性加深,并伴有眼底病变,易演变成高度近视眼,一般大于600度。

  近视眼的主要症状是视力减退。近视眼看远比较模糊,对远距离目标难以辨认,喜欢眯眼,儿童往往爱近距离看电视,看书,更加加重近视的发生。中度以上近视由于玻璃体混浊、液化而易产生飞蚊症。病理性近视眼看近看远都不很清楚,而且容易眼疲劳,过度调节造成调节痉挛,严重可出现重影、视物变形。

  中国患近视眼的大约有三亿人左右,平均患病率为33.6%2000年中小学生全国患病率为38.1%。城市学生高于农村学生,女生高于男生。随着国名经济飞速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近视眼也不断增加,有关调查资料表明,1949年上海中小学生视力不良为4.35%(其中80%以上为近视眼),1999年为40.28%50年间增加9倍多,呈上升趋势。

 

3如何预防近视眼

  回答这一问题前,首先要知道近视眼产生的原因。目前多数学者认为,儿童青少年近视的发生发展是遗传和环境因素中和作用的结果。科学研究发现:近视眼有种族差异,黄种人发生率最高,白种人其次,黑种人最低。同时还发现有家族遗传倾向,双亲近视眼的,其子女近视眼发生率明显高于双亲无近视眼的子女近视眼的发生率。遗传因素是近视眼发生发展的生物学前提,环境因素才是决定其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影响近视眼的环境因素很多,最主要原因是长时间视近工作,其他还有不良用眼习惯、照明条件、体格和健康状况、饮食与营养等,这里不一一赘述。

  预防近视可以以下几方面着手:

(1)      限制视近工作时间,培养学生良好用眼卫生习惯。近视眼的发生与长时间近距离用眼有密切关系,因此要做到“二要二不要”。“二要”:

 ①读书、写字姿势要端正,眼睛和书本的距离要保持30厘米;

②连续看书、写字1小时左右,要休息片刻或向远处眺望一会儿。

“二不要”:

     不要在光线昏暗和直射阳光下看书、写字;

     不要躺在床上和走路或在动荡的车厢里看书。

  坚持正确读写姿势,做到“一尺,一寸、一拳”。“一尺”即眼与书本距离要保持一尺左右;“一寸”即握笔时,食指离笔尖一寸;“一拳”即胸口离桌沿一拳。

(2)      减轻学习负担,改善学习环境。要保证每天有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学生学习应有合适的桌椅,家庭除室内照明灯外,桌上应有一盏台灯,光线来自左前方为宜。

(3)      对有遗传倾向的学生,要定期检查视力,最好从学龄前期(幼儿园期)开始。发现视力不良,及时防治。

(4)      注意合理营养。

近视防控指引

中学阶段(1218周岁)

关键词:主动参与,科学防控

中学阶段,孩子进入青春期,有了独立自主意识,近视防控需要孩子主动参与和多方支持。初中阶段仍应以防为主,加强体育锻炼,防止近视发生与发展。高中阶段身体发育逐渐接近成年,学业压力增加,应在学习与生活上实现平衡,坚持防控近视,已经近视的要避免发展成为高度近视。已发展成为高度近视的学生要重视防控并发症。

1.主动学好眼知识,科学把握眼健康

树立“每个人是自身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意识,主动学习掌握科学用眼护眼等健康知识,并向家长宣传。积极关注自身视力状况,自我感觉视力发生明显变化时,及时告知家长和教师,尽早到眼科医疗机构检查和治疗,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

2.劳逸结合很关键,三个“20”多提倡

中学生学业压力递增,应注意劳逸结合,保持心情舒畅。在校期间,应把握好课间休息时间和体育课活动时间,多远眺或到户外活动。课余和周末尽量多参加户外活动,积极参加体育运动,及时调解压力。牢记“202020”原则,近距离用眼20分钟,要注意看20英尺(6米)外的远处物体20秒钟放松眼睛。

3.采光照明莫大意,学习环境严把关

阅读书写时环境很重要,要保证充足的光照亮度。光线不足时,可通过台灯辅助照明,台灯要摆放在写字手的对侧前方。为保证正确的读写姿势,要选择高度合适的课桌椅。

4.阅读书写有讲究,连续时间勿过长

中学生应控制持续阅读和书写的时间,每次连续读写尽量不超过40分钟。平常阅读时尽量选择字体大小合适的纸质读物,字体不宜过小,材质尽量不要有反光。

5.电子产品控时长,视屏距离要保持

自觉控制视屏类电子产品使用时长,减少非学习目的的视屏类电子产品使用。使用视屏类电子产品时,尽量选择大尺寸的屏幕,保持50厘米以上的注视距离。

6.饮食营养要均衡,充足睡眠需保障

中学生应养成规律、健康的生活方式。每天保证89小时睡眠时间。注意营养均衡,强调食物多样性,多吃水果蔬菜,少吃甜食和油炸食品。

7.近视普查应重视,高度近视要防范

应重视学校开展的近视普查,及时查阅检查结果。发现视力异常或上课发现看黑板不清楚应尽早告知家长,及时前往医院进一步检查确认。初中生每年应进行24次视力筛查。高中生近视发生率明显增加,近视戴镜矫正后应定期复查,尽量每半年复查一次,控制近视发展,避免成为高度近视。

8.矫正方法要科学,虚假广告莫相信

目前暂未出现证实有效的近视治疗药物或保健产品,一旦近视,应到正规的医疗机构就诊,进行科学矫正。不可病急乱投医,迷信近视可治愈等虚假广告。

 

 

 

 

  【我说两句】【关闭窗口

文章录入:   录入时间: 2021-11-24   点击数:10685

徐汇教育网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成绩查询系统    上海教育文明在线    上海教育新闻网    上海教育资源库
上海市第四中学©版权所有
电话:021-64380780   邮编:200030   传真:021-64382397   地址:上海市天钥桥路1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