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强、促进、宣传以研究为基础的校教科研工作
本着“管理与研究”、“宣传与推广”、“培训与指导”三大方面,配合学校开展各项工作。2017年,学校被评为教科研先进集体,有4位老师的论文荣获第12届区教科研成果评比二等奖,有2位老师分别成功申请了区级一般和规划课题,学校申请的市级课题还在进行中。完成9项校级课题结题,7项新课题立项。成功申报了徐汇区“十三五”教师校本研修课程《中学教育科研方法研究与应用》,进行两类课程的学案比赛,60%的老师获得了不同等第奖项。一年编写2期校刊,对优秀的教师论文、教案等作品刊登在校刊。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为形成教科研工作的特色打下基础。
二、规范、完善两类课程,培养学生主体意识
2017年,我校共开发拓展课94门,研究课程31门,探究课程58门。拓展型课程科目种类多,质量稳中提升,教师都有相关的课程教案。研究型课程教师有大课题,学生有子课题,学生研究过程保持平稳,6月做好高一学生35个课题的年级答辩,并从中评选出7个优秀课题。初中探究课型课程,做好规范,探究课老师利用学习包的内容进行学生自主探究,学期末学生完成5个探究成果,学校平时表现、作业展示等进行评优表彰。
三、全面开发校商学课程,采用联动机制、体现学校商学特色。
为实施高考新政下的课程理念,我校积极鼓励教师开发以商学为特色的校本课程,目前,高一大约有17门商学课程,其中有《理财》《叱诧风云的商界人物》《礼仪》《集美》4门课程已编写成校本教材,《愉悦》(职业规划)正在编写当中。高中商学课程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三类课程综合开设。
高一基础型课程有理财、商务英语口语、礼仪等3门课程,理财、商务英语口语进入课表,交叉进行。拓展课有职业规划必修课程,有商界人物、商务礼仪谈判、职业生涯规划、证券分析、国际贸易、电子商务、 CIS 企业身份识别系统设计、集美等7门自主拓展。研究型课程注重学生亲身体验,学生做课题为主,高一第二学期到绍兴、杭州等地进行社会实践活动,以品牌、布局、营销三大主题,进行了30个微课题,选出6个优秀课题。
学校利用150年校庆契机,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徐汇区教育系统第九届学 —上海市第四中学专场“商学特色办学论坛”,2位老师在区拓展说课比赛中获奖,
3位老师上研究型课程区公开课。有9位学生代表参加市高中生经济论坛,分别获得不同奖项,同时学校也获得最佳团队奖。
校商学特色的开展,提高了教师的专业素养,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一个未来的规划,学校、教师、学生都是一个互利共迎的过程,应不断加以完善。
文章录入: 录入时间: 2018-01-10 点击数:108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