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流行性感冒宣教资料
流感是什么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波及面广、危害严重等特征。
流感病毒抗原性容易发生变异,每年可引起季节性流行,在学校、托幼机构和养老院等人群聚集的场所可发生暴发疫情。
流感和普通感冒的区别
流感通常起病急,体温常超过39℃,头痛、肌肉酸痛、疲乏等全身中毒症状较重,可传播给周围人群,甚至在短时期内形成流行,流行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周期性,在南方地区,除冬春季为高发季节外,夏季也有一个发病小高峰。
普通感冒通常起病较慢,发热为低热,咳嗽、鼻塞、流鼻涕等上呼吸道症状比较明显,而全身中毒症状较轻,且没有传染性或传染性很低,无明显的季节性和周期性。
流感的传播途径
流感主要通过咳嗽或打喷嚏时产生的呼吸道飞沫传播,也可通过接触被污染的物品后再接触口鼻而感染。
流感的防控措施
1、保持良好的个人及环境卫生,勤洗手,勤晾晒被褥,勤换衣物,不共用毛巾手帕;
2、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休息,提高自身抗病能力;
3、室内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
4、咳嗽和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袖子遮住口、鼻,出现呼吸道症状后或接触病人时戴口罩;
5、高发季节,尽量不到人多拥挤、空气污浊的场所,去公共场所最好佩戴口罩以减少被传染的可能;
疫苗接种
预防流感的最有效方法是接种疫苗,通常接种流感疫苗2-4周后,可产生具有保护水平的抗体,6-8月后抗体滴度开始衰减;
学校
在流感流行季节一旦发现流感样症状的师生,及时离校就诊或居家休息,等恢复健康后再返校。
2、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宣教资料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病流行特点
1、流行季节:整个冬季,一般10月至次年4月;
2、传染源:患者、隐性感染者和健康携带者;
3、传染途径:粪口途径径,也可通过气溶胶在空气中短距离播散。暴发多由食物污染引起,包括牡蛎等贝类、色拉、饮水等;
4、易感人群:普遍易感,在儿童和老年人人群中易引起暴发;
5、病毒抵抗力:对热、乙醚、酸稳定,高氯(1000mg/L)可杀灭病毒;
6、人体免疫力:免疫力不持久,不同型别或同型长期可重复感染;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病发病特点
1、以呕吐和腹泻为主,可有恶心、腹痛、乏力、脱水或发热等症状;
2、儿童呕吐普遍,成人腹泻居多;
3、潜伏期:18-72小时,平均24-48小时;
4、为自限性疾病,1-3天可自愈,部分免疫力低下者可能延长;
5、对症治疗,少见重症病例,尚无疫苗;
如何防控诺如病毒感染
1、饭前便后勤洗手,注意个人清洁卫生。平时教室要开窗通风2次/日,每次30分钟。
2、学生之间不共用餐具、水杯;不吃他人食物,避免交叉感染。
3、生熟食品分开,不食用未烧熟的食品及生食食物。
5、如教室内有人呕吐,老师带领学生迅速撤离班级同时开窗通风,立即报告卫生室,隔离呕吐同学,启用备用教室,待充分消毒后再回教室。发生在走廊或厕所的呕吐,同学们不要围观立即撤离,老师或同学及时通知卫生室进行处理。
6、病人应及时就诊并隔离,如有疫情,听从疾控指挥,发病班级隔离,停用公共教室,单独使用厕所,必要时停止集体活动,学生在家休息至症状消失后72小时后方可回校,学生病愈返校先到卫生室凭医院证明,检查后方可进教室。
7、班级加强晨检,有呕吐、发热学生及时上报名单。发病班级作业不在学生间传递,不带出教室,建议发病班级学生不要前往教师办公室。
8、教职员工注意休息,出入发病班级及接触发病班级物品时勤洗手,发现学生有呕吐或腹泻及时与家长联系、就医。
六、特别提示
因为学校无法判定是否存在诺如病毒病例,所以防控主要针对不明原因的呕吐、腹泻病例,特别是集聚性的呕吐、腹泻情况。在未获专业部门判定前,学校发生集聚性的呕吐、腹泻可能是诺如病毒感染,也可能是其他病原体或是食物中毒等造成,应对措施除了即时上报外,所采取的消毒隔离措施都应按照诺如病毒处理原则处置。
3.重要提醒:因病缺课
请每个班级的卫生员每天清晨进行晨检,具体要求是:班级一旦有缺课同学,请卫生员马上到班主任处核实为何种疾病,有发烧的话一定要问明具体的体温、是否去过医院就诊,确认为细菌性或病毒性。在10点之前报到各校区卫生室,事假不用上报。
如果是传染病,请第一时间将同学的信息及家长电话报告卫生室,便于我们卫生室和相关部门及时采取消毒隔离措施控制疫情传播。病愈返校请一定先到学校的卫生室检查,然后根据检查结果决定是否可以回教室上课,有过传染病的同学凭复课证明先到卫生室核查,经核符合相关要求才可以批准进教室。
文章录入: 录入时间: 2019-02-26 点击数:9797